传奇之“源”
2018-04-15 作者: 杨守松
传奇之“源”
要更好的人才出现,更好的梦出现,国家需要提供一个宽松、开放的大环境。Www.Pinwenba.Com 吧梦实现得越好,国家也才会越来越强大。
——贾平凹官员小记
缪学为,身份: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、苏州市精神文明办公室主任。
2008年秋,苏州市委宣传部组织文艺家采风,其中有湖南一站,这时我正在采写《昆曲之路》,考虑到可以顺便去湘昆,就报名参加了。
那天飞到长沙,才落地,我对带队的缪说,我要请假两天。他很奇怪:叫你出来采风的,请假做什么?
我犹豫了,说还是不说?因为这事除了家人,一概不知,最后还是说了实话:我写昆曲,要去湘昆采访。
这么说,只是证明我请假的理由正当。没想到他立刻就说,这个题材好,我们要资助你。
反应这么快,这么明确,这么干脆,出乎意料!
《昆曲之路》出版后,他积极宣传、推荐,苏州市委、市政府2010年春节团拜,还把此书作为“礼品”送给所有与会者……
昆曲,为王选送行
下面要说一个“大”官: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选。
2006年2月13日,王选离开人世。
春寒料峭,悲风萧萧。在吊唁人群中,有来自北方昆曲剧院的四十多位昆曲人。一朵白花三鞠躬,哀乐低回送王选。白花幻化成了美丽的兰花,哀乐幻化成了近似昆剧《玉簪记》“秋江”那样的伤心离别……
3月1日,全国政协京昆办公室在政协礼堂举行了王选追思会。
王选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,怎么戏曲界对他如此深情、如此怀念?
王选不仅是“当代毕昇”、“汉字激光照排之父”,同时还是戏曲界的挚友,他为京昆事业做出过鲜为人知的杰出贡献!
王选与昆曲有缘。自打四五岁开始,每逢周末的晚上,父母就带他和哥哥姐姐们到上海黄金大戏院、天蟾舞台去看戏。天长日久,他们兄弟姐妹都喜欢上了京昆,开始学着唱,王选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唱得有模有样了。之后王选在科学研究上不断攀登高峰,对京昆戏曲的爱好仍一如既往。
2001年,昆曲列入“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”名录,开始并没有引起国人普遍重视,报纸只是在某个角落发了个豆腐干大小的消息。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,时任昆山文联主席的笔者,请文化馆朋友拉了一条横幅以示庆贺,随即就被责令扯去。而在同样的地方,其他内容的更大的横幅照样挂起来……
王选是最早认识并付诸行动的官员之一。
2003年,京昆室的第一次主任会议就决定了对全国昆曲院团进行考察,正是在王选的具体领导下,对全国昆剧六团一所做了全面调查,结果发现,“八百壮士”就剩下六百多,青年演员的工资只有七百元钱,许多优秀演员都走了,“情况非常凄惨”。北京大学教授、京昆室的副主任叶朗委员执笔写了报告,王选直接把报告呈送给党中央和国务院。
三天之内,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批示。多少年积累的问题在四天之内得到了解决:国家每年拨出一千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昆曲。
全国政协成立五十五周年,王选亲自带领京昆室主办了全国昆曲剧团进京展演,仅演职员就有一千多人,工作非常繁忙。演出后,他还与各昆剧团的演职员见面、畅谈。
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时候,两位政协委员和上海昆剧团要求到北京演出昆剧《桃花扇》,这本来是文化部安排的事情,可是王选千方百计地通过大会秘书组,建议并安排了这场演出。
2004年,王选主持编选了《中国昆曲精选剧目曲谱大成》,汇集了全国昆剧院团半个多世纪以来创作、演出的七十部优秀剧目。王选亲自撰写了这部曲谱的序言。在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和全国政协成立五十五周年的时候,举行了《中国昆曲精选剧目曲谱大成》的首发式,六百年的昆曲艺术通过文字和曲谱的形式得到了比较全面的保护。
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。
难怪,昆曲人常说,王选是昆曲界的大功臣!
昆曲,为王选送行。
昆大班是一个传奇
2012年8月,第五届昆剧节上,有一个拜师仪式。这是文化部传承昆曲的一个重要举措。全国十一个国宝级艺术家正式收徒。其中北昆、浙昆和江苏省昆各一名,其余八人,都来自上海“昆大班”!
昆大班是一个传奇,一个空前绝后的奇迹。
1978年2月1日,“文革”后的上海昆剧团正式成立,首任团长为俞振飞,剧团汇集了“七梁”(华文漪、计镇华、蔡正仁、岳美缇、梁谷音、刘异龙、王芝泉)、“八柱”(方洋、史洁华、姚祖福、段秋霞、陈同申、陈治平、张铭荣、蔡青霖),此外还有后来去北昆的蔡瑶铣等,他们共同创造了昆大班的卓越和辉煌。
采访中,我经常会问:昆大班,怎么就那么辉煌、那么伟大呢?大班的辉煌之“源”究竟在哪里呢?
当然,一般想象中的原因都是可以说的,可是我总不能满意。直到有一天,采访方洋的时候,这位赫赫有名的“大花脸”随意地也是非常认真地说道:昆大班的成就,和校长周玑璋是分不开的——
“我举个例子,当时传字辈老师要拿两百到三百的工资,当时的两三百相当于现在的两三万哦,那么周玑璋拿多少呢?他才拿一百多块。这才是真正的**员。所以我一直讲周校长功不可没。我可以讲现在有的干部自己捞,看你拿得多他还不舒服。所以在纪念俞振飞、言慧珠的时候,我再三提出来,一定要纪念周玑璋,因为没有周玑璋,就没有上昆的演员,我们要摆事实讲道理,上昆演员的成绩要归功于周玑璋的正确领导。”
“归功于……正确领导”,耳熟能详却已经远去了的句式,忽然在昆剧艺术家方洋的口中出现,我愣了一下,然后,仔细品咂,我感觉到了方洋话语中的真情、实在和分量。
周玑璋,一个陌生的名字跳进我的视线,挥之不去。
不看出身,谁有才,就招谁
周玑璋是1933年入党的老党员,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,枪林弹雨经过,白色恐怖经过,记者、编辑当过,甚至在1949年前还写过剧本。
他懂艺术。
为了艺术,他可以不顾一切,哪怕铤而走险。
1953年底,《十五贯》还没有走红,昆曲的命运还是一个未知数,受国务院指示,华东文委开始筹建“华东戏曲研究院昆曲演员训练班”,次年招生开班,周玑璋任“班主任”,翌年,任上海戏校校长。
招生伊始,一个非常现实严峻的问题逼近了周玑璋:是遵循艺术规律,还是论出身成分?须知,革命刚刚成功,共和国建国才三年多,镇反风暴的余波还在,周玑璋做事必得小心翼翼的。然而,作为主考官的他却明确表示:谁有才,就招谁,绝不论是否出身“剥削阶级”!
在那个年代,这样做要承担巨大的政治风险!
幸好,对艺术的虔诚和忠贞,在一个**官员的自信中表现出来了。
没有这一条,张洵澎不能进,蔡正仁不能进……
至少,有三分之二的大班学员将无缘昆曲!
跛残者的威严“吓死人”
1954年3月25日,华山路1448号,昆大班正式开办。窄小而简陋的三开间平房,六十名学生和五十五位教职员工的教学、办公、住宿、吃饭和练功,都在这里。螺蛳壳里做道场。
周玑璋坐着一辆三轮车来了。他目光冷峻甚至严酷,对全体人员发誓:“不办好昆班,我死不瞑目!”
颇像一位将军,决战疆场,要么凯旋,要么马革裹尸。
然而,他是一位跛残者,一位拄着拐杖的“矮子”。
就是这位“矮子”,前后二十八年,身体力行,呕心沥血,把昆大班办成了一个人才济济、世人瞩目,至今无法超越的楷模。
周玑璋跛残,一根黑色的拐杖伴随他的一生。为了照顾他,组织原想给他配辆小车,他坚辞不受,他很乐意有一辆三轮车。
昆大班的学员,只要听见三轮车的轮毂响,就汗毛竖起!
如果黑手杖的“秃秃”声传来,更是灵魂出窍!